您的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公司動態

                                        品質決定未來蛋種雞市場格局“中國蛋雞十年”—— 曉鳴農牧董事長魏曉明國際畜牧專訪

                                        閱讀:1049 時間:2018-11-26 17:32

                                         作為科技主導型企業,曉鳴農牧通過建設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等多個科技平臺,加強產學研協同創新,著力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并增強企業競爭優勢。然而,從2008年的轉折點后,經過10年發展,國內蛋種雞市場崛起,競爭日趨激烈,蛋雞市場及蛋種雞產業格局因此變得更加復雜,未來如何演變充滿未知。曉鳴農牧董事長魏曉明在接受《國際家禽》雜志專訪時,分析了決定蛋雞產業發展的深層原因,從多層面闡述了他對未來的判斷和預期。  

                                        《國際家禽》:能否談談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及其銀川綜合試驗站這些年的建設情況?

                                         魏曉明: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緊緊圍繞蛋雞產業發展的技術難題制定目標,制定的有五年規劃,每年大家有一個任務書,每家企業、綜合試驗站和崗位科學家分別承擔著體系重點任務、功能研究室任務等工作,這是一條主線。圍繞這條主線,又有個別即以專家和試驗站各自的問題為導向,產生一種解決問題的機制,這是在主線以外的個性問題。由此形成一個相對良好的研究氛圍,使得大家對在體系的工作方面重視度較高。

                                         

                                         這10年來,綜合試驗站在技術上的進步與體系建設有很大關系。2014年,銀川綜合試驗站超前完成了禽白血病、雞白痢的國家凈化指標,并建立了嚴格的疫病凈化維持方案,確保了凈化種源的市場持續性供應。此外,以銀川綜合試驗站為依托,建立了國家家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寧夏分中心,技術和科研實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同年,曉鳴農牧被確定為第一批國家蛋雞良種擴繁推廣基地。2015年,曉鳴農牧下屬黃羊灘(閩寧)生態養殖基地(祖代養殖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禽白血病凈化示范場。

                                         

                                        “品質決定未來蛋種雞市場格局,但中國蛋雞產業資本化程度不夠”

                                         《國際家禽》:曉鳴農牧近27年來走過了哪些關鍵的轉折點?

                                         魏曉明:這個過程由多因素綜合決定,27年來,曉鳴農牧發展過程中主要有五大節點。

                                         1992 從1992年起,借船出海,經營家庭農場。從租賃寧夏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種雞場起步,從事種雞、商品蛋雞養殖;之后,在輕資產情況下成長,又租賃了賀蘭山腹地部隊的廢棄營房和庫房,開辦了具備適度規模的種雞場。

                                         2000 發展到2000年,租賃了寧夏回族自治區種禽場(隸屬于寧夏回族自治區農牧廳),使得企業具備了一定的結構基礎。在經營的同時也做了一項變革,那就是家族成員退出了企業,與此同時招聘了一批管理人才,特別是招聘了一批大學生,管理也由家庭農場經營模式轉變為企業管理模式。

                                         2006 自2006年創立了寧夏曉鳴生態農牧有限公司起,我們逐步確定了企業的兩大核心競爭力。按照生物安全、動物福利的基本原則,在賀蘭山下的戈壁灘上建立了現代化規模蛋種雞場,蛋種雞養殖全部采取福利式全網面高床平養模式,提出致力打造中國蛋雞產業生物安全第一品牌的品牌戰略。

                                         2011 從2011年開始進行股改,引進了外部投資者,布局完成寧夏銀川、新疆昌吉兩個孵化基地,商業模式變得更加明朗,形成引、繁、推一體化的良種蛋雛雞供應商,采取集中養殖、分散孵化的經營模式,以市場為導向,將產品向全國市場推廣。這一發展階段主要有兩大亮點:一是完成股改并將公司重設為寧夏曉鳴農牧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資本市場的要求自我規范,形成現代法人治理結構。二是我們實行了股權激勵,核心管理層在這段時間成為了公司的股東。

                                         2014 2014年,曉鳴農牧在新三板掛牌成功,之后于2016年引入正大集團和大北農集團這兩個重要的戰略伙伴,借助國際化大企業,使得我們在產業鏈上有所建樹。沿著這個方向,向比我們有能力的人和企業去學習,力爭融入到更大的平臺上發展。

                                        “專業、專心、專注”打造科技型、食品級農牧生產企業

                                        《國際家禽》:20多年來蛋雞市場波動起伏,企業核心競爭優勢是否有所改變?

                                         魏曉明:“專業,專心,專注”,這是我們這些年一直奉行的事業理念。我們的發展定位是科技主導型企業,可能再過幾年,隨著真正的沉淀,就會成為企業文化的要素之一。在此之前,就堅持先描述,按感知去描述,按描述踐行。要時刻關注國家農業方針的變化,并且努力去解讀和適應這種政策的變化。要用對的方法,先做對的事情,然后把事情做對。近年來,我們響應國家提出的產業扶貧號召,在適合的地區以發展蛋雞產業形式帶動農戶脫貧致富。如2014年,我們在蘭考建立了世界最大的蛋雞雞苗孵化基地,2017年以來依托寧夏閩寧智慧農業扶貧產業園項目促進當地就業,帶動生態移民增收致富。

                                         如今,生物安全已不再是一個口號而成為一種管理體系。公司的養殖基地沿賀蘭山脈分布,形成了天然的生物安全屏障,為基礎生物安全和結構生物安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養殖現場操作的規范化、生物安全制度的執行以及技術研發的高效運作為生物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時,通過養殖場區和功能區獨立性劃分、污道與凈道分離等結構性管理模式,實現養殖的結構生物安全,成為國內極少數擁有畜禽養殖生物安全隔離區認定的蛋種雞企業。

                                         我們的蛋種雞養殖全部采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福利式全網面高床平養模式,國內較少采用,與傳統蛋雞籠養模式相比核心競爭優勢明顯,極大提高了雞只福利水平,公母雞自然交配利于種群的優勝劣汰,自由采食、富集棲架、沙浴、爪棒等環境富集設施給予蛋雞充足的行為表現空間,讓雞群能夠充分的表達天性,應激反應和疾病侵害大大降低。今年6月,曉鳴農牧在法國巴黎摘得了2018全球農場動物福利獎福利養殖金蛋獎。

                                         在打造這兩大核心競爭力的同時,我們還擁有兩大競爭優勢:一是"夫妻包棟"的生產組織模式。此模式解決了行業內用工困難、工作配合度低和員工不能長期堅持駐扎生產一線的問題,充分發揮了生產過程中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二是技術支撐優勢。我們建有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寧夏家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國家家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寧夏分中心、蘭考分中心等多個科技平臺支撐的研發體系,能夠開展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飼料成分分析、疾病快速診斷等諸多復雜的實驗,能夠檢測家禽疫病20余種。

                                        《國際家禽》:何看待蛋雞育種、引種與制種面臨的一些問題和困難?資本對于蛋雞產業發展意味著什么?

                                         魏曉明:首先,相對于育種,引種有一定的自由性。第二,從國外引入的不僅僅是他們的遺傳進展,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健康狀態。從遺傳方面說,育種不是特別難。但是既要兼顧育種,又要兼顧疫病凈化,是比較難的。

                                         把自己會干的事情干得更好,還有很大的潛力,不是數量潛力,而是質量問題。以客戶需求制好雞苗為原則,為客戶創造價值,我們沿著這個方向會一步一步往前走?,F階段,我們不準備做育種,直接瞄準的就是全球的蛋種雞產業,致力于做優秀的制種商和推廣商。我們也不寄希望于數量增加,而是希望轉型升級,用提質增效的方式來解決未來的發展。

                                         我們沖擊IPO的決心不會改變,目前正在穩步推進中。我們已經為規范付出了的各種成本,繼續進行下去不僅有利于我們的資本市場,也有利于企業文化的提升。我們一直以上市企業的標準建設我們的企業,踏踏實實做企業。另外,由于農業產業的這種周期性波動也慢慢會被社會所接受,沒有天天都盈利的企業。比如說,雞市場周期一年半,而財務周期是一年,因此企業需要提升財務管理水平來規避市場風險。

                                         我覺得,國內蛋雞產業存在資本化不夠的問題,不是資本化過多的問題。雖然看到了以德青源為代表的扶貧基金,還有海爾產業金融,但總體來說,資本化程度不夠,這與飼料產業、肉雞產業、鴨產業沒法相比。

                                        《國際家禽》:未來國內蛋雞產業格局將如何演變?

                                         魏曉明:第一,就是產品的多元化。中國地大物博,南北消費文化差異較大,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飲食喜好?;谶@些考量,未來,特色蛋雞的比例還會增加。

                                         第二,加工蛋會增加,包括初級打蛋、液蛋、調理品、干制品等。與帶殼蛋不同的是,加工蛋不用考慮大小和顏色。從環保和衛生的角度,打蛋應該比殼蛋更好一點,食品生產者會慢慢用打蛋代替殼蛋。從普通消費者來看,年輕新生代進廚房概率下降,他們就會叫外賣,這預示著加工蛋市場有望迎來一個新的發展。

                                         第三,目前最核心的大眾殼蛋市場,會越來越轉向可追溯、新鮮、安全這樣的主流消費趨勢?;ヂ摼W帶來的最大的好處就是謊言變得越來越難持續,變得越來越有成本。因此,我覺得一切形式都為一個目標,就是健康、安全、有效。

                                         綜合來看,更多的還是品質決定未來蛋種雞市場的格局?,F在的標準,一只雞苗育成后72周產320枚蛋。將來,100周產500枚蛋也是可以期許的目標。在500倍的放大效應下,雞苗在整個養殖環節中的成本將顯得不重要。因為它是整個蛋雞產業的一個基礎,不光是遺傳潛力的基礎,也是健康的基礎,甚至是養殖者的希望所在。所以,現在看來,雞苗以價格占主導地位,將會變成以品質決定價格,但這要能經受得起時間的考驗。

                                         《國家家禽》:您對未來10年有什么預期?新技術會給蛋雞產業帶來哪些變革?

                                         魏曉明:我覺得,未來10年,蛋雞養殖的基礎架構仍然不會有革命性變化,規模、組織方式和產業鏈會有一定的升級。從這個判斷來說,曉鳴農牧在未來十年將依然專業、專心、專注于蛋種雞產業,培育優良蛋種雞的種苗,我們希望培育出更令消費者滿意的、更讓自己自豪的、更健康的蛋種雞。未來10年最大的變化就是由關注生產者本身轉向關注消費者需求?;ヂ摼W和人工智能這些技術會更多應用在消費端和產品端。對生產過程本身而言,還需要對傳統技術進行持續優化、升級。

                                         


                                        ?
                                        国产老女人精品视频网站